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全国服务热线:0453-3580031
技术创新 NEWS
当前位置:主页 > 技术创新 > 技术创新 >
废旧树叶代料栽培黑木耳高产技术及发展前景
添加时间:2017-02-23

废旧树叶代料栽培黑木耳高产技术及发展前景

聂林富,李焕芹,聂凤君

(1.牡丹江市黑木耳协会,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2.林口县食药用真菌研究会,黑龙江 林口 157600)

摘要:传统的用锯末屑做食用菌培养料已远远满足不了各地栽培户的需求,如何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开发黑木耳及食用菌栽培原料。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黑木耳协会、林口县食药用真菌研究会会长,聂林富高级农艺师,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刻苦攻关,利用山区落地的陈旧树叶代替锯末屑栽培黑木耳及食用菌获得了成功。

关键词:废旧树叶;代料栽培;高产黑木耳;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代料栽培黑木耳及食用菌的迅速发展,“森保”工程的推进,传统的用锯末屑做食用菌培养料已远远满足不了各地栽培户的需求,而且原料价格越来越高。如何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开发黑木耳及食用菌栽培原料,是摆在食用菌科技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黑木耳协会、林口县食药用真菌研究会会长,中国农村奔小康专家服务团专家聂林富高级农艺师,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刻苦攻关,于1997年利用山区落地的陈旧树叶代替锯末屑栽培黑木耳及食用菌获得了成功。这一新技术的发明,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发前景广阔。该技术连续在中央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国农村报道”、大众科技报、黑龙江新闻夜航、黑龙江农村报等多家新闻媒体播发和报道。该技术得到了黑龙江省申立国副省长的高度重视并作了重要批示和推广。目前树叶袋栽黑木耳新技术已在全国各地林区推广应用。

一、           树叶袋栽黑木耳新技术要点:

1、菌株筛选    

选用林口县食药用真菌研究会分离的产量高,耳根小、开片快、品质好、抗杂性强的东北林富牌1号、6号黑木耳菌株(春季栽培用1号、秋季栽培用6号)为栽培用菌种。

2、阔叶树叶原料处理

把林区落地的阔叶树叶和小树枝一起收集回来(新旧及腐烂阔叶均可),在阳光下晒干,用普通粉碎机加工粉碎(要求越细越好)备用。

3、栽培种配方与配制方法

3.1.1栽培种配方:树叶粉60斤、玉米芯30斤(玉米芯要求新鲜无霉变,粉碎至绿豆粒大小即可)、玉米粉5斤(加工粉碎越细越好)、维生素B1 50片,石膏粉0.5斤,白灰粉0.7斤,水分57%,PH值7~8之间。

     3.1.2树叶粉60斤、豆秸杆粉或棉籽壳20斤、玉米粉2斤、黄豆粉1斤、石膏粉0.5斤、白灰粉0.7斤、水分60%、PH值7~8之间。

3.2配制方法:首先称取所需数量的干玉米芯原料提前8~10小时摊放在水泥地面上,再往玉米芯上浇清水拌料,充分使玉米芯原料水分吃透备用(配方中加豆秸杆粉或棉籽壳不需提前加水焖堆)。之后在称取所需数量的干树叶粉摊放在水泥地面上,把玉米芯、豆秸秆、棉籽壳等放入树叶粉中干料拌均后,再把玉米粉、黄豆粉等均匀地撒在树叶粉上面,继续干料混合拌均。然后把石膏、白灰、维生素B1用水分别溶化后均匀地泼在干料上,要求随拌料随泼水,培养料湿料拌均后,再用每平方厘米1个孔的铁丝筛筛料2遍,使湿料无块更均匀,含水量达到57%为宜,即双手用力搓料,手掌面有光泽湿润感而不能有存水为宜。

4、装袋、灭菌与接种

4.1装袋:培养料拌均后开始装袋(菌袋最好选用16.5cm×33cm×4.5丝厚合格的聚乙烯袋),用装袋机装袋,装料高度以19cm为宜,装袋要求越紧越好,只要不涨破料袋为宜装完一袋后,把扎眼时带出的散料倒出,防止散料堵住扎眼口。4.2菌袋拧结通氧封口(首创技术):然后把料袋合拢一起下压排出料袋内部的空气,把拢好的袋口握住顺时针方向拧半个劲,然后用手指按住拧好的袋口,袋口向下倒立摆放在密底铁筐里或木板蒸锅帘子上(每个铁筐或每层木板帘子上可倒袋摆放2层料袋)。

5、灭菌

5.1 常压锅灭菌:料袋全部装入锅内并封闭好蒸锅门开始猛火加热,在2~3小时内快速使蒸锅内达到100℃,保持上述温度灭菌8小时停火,再继续焖锅5~6小时后出锅。(常压锅中途缺水时必须加90℃以上的开水,每加一次开水需延长灭菌时间30分钟)。

5.2 高压灭菌:首先检查压力表、安全阀、放气阀是否正常。锅内加足所需要的水,把料袋装满锅后,对角拧紧锅盖上面的全部螺丝,使蒸锅盖封严(否则灭菌不彻底和涨袋),同时拧开放气阀,开始猛火加热(配带300W的鼓风机),当烧至放气阀往外排直气时,用棉花包住150~200℃的水银温度计,插入放气阀内观察温度,当锅内温度达到95℃以上时,拧紧放气阀继续加温(此法省去排放冷空气过程),待压力表指针升到1.3239×105Pa时,开始计算时间。此时转用稳火(停用鼓风机),保持上述压力不再升高或降低,灭菌2.5~3小时即可停火加温。拧开放气阀慢慢使锅内蒸气排尽,在拧开锅盖上面的全部螺丝,打开锅盖待料袋稍凉后即可出锅。上述菌袋封口技术属该协会(研究会)的首创技术,该技术菌袋封口时免用套径圈,塞棉塞或盖无棉盖体等繁杂工序,每制菌万袋直接节省资金400~800元,节省人工60%以上。因菌袋是拧结封口倒袋灭菌,在出、装锅和搬运时,要求双手握住料袋中部即可出、装和搬运,故袋口定型不开。

6、开放式接种

灭好菌的料袋全部搬到接种室内,同时所用的接种工具和菌种一起放入接种室内,工作台上放好臭氧接菌器,接菌器上方安装一个250W的红外线灯,在接种室上方安装两只40W的紫外线灯管。之后打开接种室紫外线灯和接菌器双开关,同时每m3空间用5克菇保王或克霉灵烟雾熏蒸消毒灭菌。紫外线灯应预照20分钟,待紫外线光波稳定后,继续消毒灭菌30分钟后关闭,烟雾熏蒸达到2~3小时后,待料温降至26℃以下开始接种,接种时工作人员戴上口罩和医用手套,手套用75%酒精棉擦洗一遍,之后用3%的来苏尔溶液消毒工作台和净化空间烟雾,打开红外线灯预热3分钟,在接菌器前10cm处(无菌区)打开原种袋,去掉原种袋内上面的老化层,再拧开已灭好菌的料袋,快速用无菌勺从原种袋内舀出一勺菌种放入栽培袋内,再拧好袋口即可接完一袋(接种勺应先在酒精灯火焰上加温消毒灭菌),接菌整个过程必须在无菌区操作,按上述方法把全部料袋接完菌种为止。一般每袋原种(重量1.5斤左右)可转接规格16.5cm×33cm的栽培袋60~80袋左右。

7、培养室的处理与吊袋菌丝培养(首创技术)

7.1 培养室的处理:首先把室内杂物清理干净。培养室的墙壁要求光滑平整,用石灰水粉刷一遍室内,用干木杆在培养室最上方每隔1.5米搭一根粗横杆,在每根横杆的下面每隔1.5米搭一个立柱,待立柱全部整理好后,在再室内上方的横杆上,每隔30cm的距离放一根小细杆,之后在小细杆上每隔30cm 栓一根细绳(吊袋专用绳),在每根绳20cm处栓一根短木棒,用与吊袋备用。搭好吊袋架后,室内温度升至28~30℃左右保温24小时,之后用含量70%的甲基托布津,用量0.1%的溶液全部把室内的墙壁和菌架喷湿一遍,这时室内形成了高温高湿条件,每m3 空间用15克硫磺烟雾熏蒸,同时在用高浓度纯甲醛10毫升,高锰酸钾5~6克熏蒸灭菌,封闭门窗12小时后,室内继续加温快速把室内的墙壁和吊袋支架全部烘干,地面撒一层白灰防潮防杂。

7.2 立体吊袋菌丝培养:料袋接完菌种后应立即装入透明的方便袋内,菌袋口朝上(每个方便袋内可装4个黑木耳栽培袋),装完菌的方面袋快速拎到培养室,双袋左右分开挂在已栓好的短木棒上(木棒以5cm长为宜),室内保持黑暗。方面袋与方面袋之间距离以5cm为宜。发菌前1~10天内是菌丝萌发定植期,室内温度以24~26℃为最佳。此期不需要通风换气,但温度不能超过28℃以上,因长期超温,菌丝新陈代谢加快,使料面上黄水增加,不但影响原基形成,而且易出现杂菌和降低产量。总之待菌种萌发并封满料面时室内温度应升至27℃使菌丝快速生长,待菌丝长至三分之二时室内温度应降至26℃以下,发菌期间每天检查一遍有无杂菌出现,如发现菌袋内长有红、绿、黄等颜色均为杂菌应马上隔离培养室。经常往地面撒白灰粉使室内干燥,防潮防杂。待菌丝即将长满袋时,菌丝开始进入生理成熟阶段,即将由营养生长过渡到生殖生长,此时室内温度应控制在18℃为宜。要经常通风换气,使室内空气新鲜。一般35~40天左右菌丝可长满全袋。菌丝长满袋后不要急于割口出耳,应用温差光照刺激继续培养5~10天,使菌丝充分吃透料,积聚大量营养物质,提高抗杂菌的能力,然后再转入割口催芽出耳管理。

8、立体串袋出耳管理(首创技术)

立体串袋栽培黑木耳,是牡丹江市黑木耳协会聂林富会长,经过多年研究和反复试验,于1996年试验成功并推广。它具有占地面积少(由传统的每666.7 m2栽培一万袋黑木耳,立体串袋可增加到3万袋,而且无需搭架),直接节省遮阳网、喷管、喷头、人工费、电费和用水等2/3,节省资金2/3。保湿性好,节省用地,便于集中管理等,是一种发展前景较好的栽培方式。

首先在没串袋之前,先做好出耳地床,床宽以1.5米为宜,长度以50米为宜。床面要求中间稍高,两边稍低,每个床面要高出地面10cm为宜,地床两边留20-30cm的管理道或排水沟,东西向做床,床面全部整理好后,用含量50%的多菌灵,用量0.2%的溶液喷雾消毒一遍,稍干后床面撒一层干白灰粉,之后在每个床面上铺上一层打孔地膜,在每床地膜的中间上面放一根同地床相等长的微喷管,出水口朝下(出水口位置靠地膜),每隔3~4米用铁丝固定好微喷管以防喷水时喷到菌袋割口处。微喷管固定好后,在地床上面每隔35cm的距离,按品字型插一根直径2.5cm~3cm两头带尖的圆木棍或细竹竿,插入地下深度以20cm为宜(木棍或细竹竿每根长度75cm,要求光滑,事先用0.1%的甲基托布津溶液浸泡3小时后晒干)。按上述距离插满地床后备用。菌袋在没割口之前先用0.1%的甲基托布津溶液喷雾消毒一遍。菌袋消毒稍干后,把菌袋口拧紧,袋口向下倒袋串入木棍或细竹竿上面(木棍应从菌袋中心串入和串出),3个菌袋串呈菌柱状。每串完一根菌柱后,用刮脸刀片割口,割口时不要割的太深(以0.4cm为宜)、太宽,以免破坏菌丝体直接导致原基形成慢,耳根大、出耳不齐、易感染杂菌等现象。目前割口方式很多,那种方式最佳?笔者总结26年的实际栽培经验,一般每个16.5cm×33cm的菌袋可割10个竖条间隔品字型口。菌柱与菌柱之间距离以25㎝为宜。待整理完一床后,在割完口的菌柱上盖上一层遮阳网(遮阳度为80%~90%),在遮阳网上面再盖一层塑料膜(割口季节:东北地区春季以当地夜间连续平均气温0℃(4月中旬)以上开始割口育耳,6月中旬采收。秋季以7月中旬至8月初开始割口育耳,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采收。其它地区:春季以12~15℃割口育耳。秋季以26℃以下割口育耳)。接好每个地床上的微喷管接头,每天早、中、晚各浇一次水使地床面湿透,此时床内空气相对湿度可达到85%左右,在这种条件下原基形成快而整齐,为提高产量打下了丰收的基础。每天早晨和夜间各通风换气2~3小时左右(如夜间空气湿度大,可把遮阳网和塑料膜等全部打开,次日早晨再重新覆盖),育耳期间床内温度以17~20℃为宜,应昼夜拉大温差,原基形成快耳芽健壮,菌袋不感染杂菌。每天太阳落后把地床两边的遮阳网等翻至菌袋上面,使地床两边见到散射光,促使原基加快形成,按上述管理一般13~15天左右耳芽开始形成,待耳芽全部形成后,开始喷水管理。

此时应把育耳床面中间的微喷管挪到地床两边的管理沟内(每两个地床中间放一根微喷管),之后在微喷管上每隔2.5米安装一个微喷头,微喷细管长度以80cm为宜(一般每个微喷头喷水直径3米)待喷头和接头全部整理好后,在菌袋上面盖上遮阳网,去掉塑料膜应交替遮盖半开放式微喷浇水管理,此管理方法可提高黑木耳产量20%以上,缩短栽培周期。此期空气相对湿度以95%为宜。喷水时不要连续喷灌,要求干干湿湿条件有利于黑木耳快速生长,前期因耳芽小要求勤喷细喷,阴天少喷,雨天不喷。喷水时,不要按照固定次数去浇水,只要耳片平展不卷边,有光泽湿润感即达到喷水最佳标准。当耳片长至2.5cm 时每隔5天喷一次0.15%的食盐水,防止流耳、烂耳、绿霉感染,增加耳片厚度提高总产量。遇有连续高温时(温度连续达到28℃~30℃以上时),中午停止喷水,并拿掉所有遮阳物使耳片快速晒干,待下午温度降至26℃以下时开始浇水,夜间多浇水(总结多年经验,夜间浇水木耳生长最快)。早晨从2点到4点浇水,4点之后到中午全部停止浇水,这样直接避免高温高湿的环境,保证了黑木耳不流耳,不烂耳和不感染绿霉等现象,使栽培成功率达到了100%。一般按上述管理从原基形成到采收需30~45天。

9、采收与晾晒

当耳片充分舒展开(八成熟时即可采收,此时采收的木耳,耳片厚,质量最佳,一般每市斤干品的价格要比过熟的木耳高3~4元),耳根缩小,色泽变浅即可采收。选择天气晴朗、阳光充足时,集中人力抢收采摘黑木耳。采收后的木耳应掰成片状及时摊放在遮阳网上面,在阳光下晒至半干时翻耳一次,一般2天左右即可晒干,贮存。如遇阴雨天,要进行烘干,以免腐烂变质。此培养料和东北林富牌专用菌种及管理方式平均每袋可产干耳50~60克以上。

二、前景展望

树叶代料栽培黑木耳及食用菌新技术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深受全国各地栽培户的欢迎,这是因为它具有以下优点:

1、原料来源丰富,取之不尽,全国各地凡是阔叶林区一年四季均可采集。

2、成本低,产量增加、效益高。按普通麻袋计算,每袋树叶粉碎后4~5元左右,而锯末屑每袋12.5~14元,在保护森林、禁止采伐以后,锯末屑价格将大幅度提高,且保证不了原料供应。用树叶做培养料生物转化率比锯末屑提高15%以上,每个1.65cm×33cm的菌袋提高产量15%,降低成本0.18元。每制菌1万袋仅树叶原料可直接节省资金1800元左右,增收4500元左右,直接节省木材11立方米。如各地林区栽培户采用树叶原料来代料栽培黑木耳及食用菌,将会节省巨大的资金和森林资源。

3、方法简易好操作。树叶袋栽黑木耳在操作时比锯末屑简单,初学者只需参加培训3~5天,就能完全掌握并独立制种和栽培。

4、节省了木材、保护了生态环境。此项技术最大优点就是用废旧树叶取代木材,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是无法估算的。一般每立方米柞、桦木可加工出干锯末1,000斤,每制菌1万袋栽培种(16.5cm×33cm的菌袋)需干锯11.200斤,所用掉木材11立方米。按林口县和东宁县每年生产5亿袋木耳计算,每年将用掉550,000立方米木材,这是多么可怕的数字,如全国各地栽培户都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青山变秃山指日可待。国家禁止林木采伐后,又无栽培原料,食用菌产业就无法正常发展,将严重影响各地农村、林区工人和下岗职工的经济发展。因此,树叶袋栽黑木耳及食用菌新技术的发明完全解决了食用菌生产原料不足的后顾之忧,直接保护了森林资源,又对森林防火起到重要措施。

电话/传真:0453-3580031   邮编:157600

手      机:13019068552    15945368016

协 会 网 址:www.nielinfu.cn    网络查询:聂林富

电子信箱:hljlfjy@sina.com      hljlfjy@126.com

联系人:聂林富(高级农艺师)    李换芹  

通 讯 地 址:黑龙江省林口县食药用真菌研究会3~33信箱

0453-3580031

电话:182-4633-9601

邮箱:hljlfjy@126.com

电话:159-4536-8016

地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东关村黑木耳道口